刘炳良:《北宋易学与变法思想研究》,2012

      摘要:《周易》为群经之首,易学思想是中华民族刚健中正、自强不息,厚德载物的民族精神和智慧的集中体现,是中国传统文化思想的主旋律。《周易》的智慧和核心价值观是天人合一的整体和谐观。《周易》为忧患之作,是拨乱反正之书,其所体现的民族精神、价值理想、忧忠意识和唯变所适、革故鼎新的变革精神是北宋的志士仁人力行变法改革的思想武器和精神支柱。在中国易学史上,宋易与汉易并为双擘,宋代是易学研究最为隆盛的时代。易学思想和变法革新精神的相互发明和滋养,在北宋表现得尤为突出,是为本文论述的重要线索。
  易学研究应当紧密结合时代的社会政治背景和思想文化氛围展开多视角、全方位地考察,扩展研究的范围和对象。本文就是把易学思想的发展放在北宋文化上的儒学复兴和政治上的变法改革的历史进程中,将易学研究的领域扩展到以变法革新为主要内容的政治文化,从易学思想和变法思想两个方面展开双向、立体地考察,着重探讨易学思想与政治改革思想的互动关系,展现易学思想在北宋社会政治、文化、思想中的地位和影响,尤其是对变法改革的作用与影响,同时体现易学思想在变法改革的思想交锋、攻守之际汲取养分而获得的新发展。
  全文分七章。前言介绍了本文的研究范围和意义,研究进路及创新点;第一章北宋变法改革思潮下的儒学复兴与易学发展,阐述本文主题的时代背景,是为总论部分;以下为四章分论:第二章庆历易学与庆历新政,分别论述庆历新政时期三位主要代表人物范仲淹、欧阳修和李觏的易学与变法思想;第三章集中阐述王安石的易学思想与熙宁变法;第四章论述司马光的易学思想和改革态度;第五章论述二程对熙宁变法的反思及其易学与改革思想。最后是结语,总结北宋易学与变法思想的历史影响与历史地位,进行简要评价与反思。
  全文以北宋易学思想在变法改革不同阶段的发展变化为重点和主线,以变法改革活动作为研究易学思想发展的参照和背景,勾勒出了改革派易学的思想体系;提炼出了北宋社会的核心价值观,即内圣外王的儒学传统价值理想。明体达用,内圣外王的思想纲领在北宋社会一以贯之,涵盖了复兴儒学,变法改革,理学发展的全部过程。本文作为易学思想与变法思想的综合研究,涉及易学史、思想史、社会史和政治史等多个领域,以变法改革的纵向发展为经线,以变法人物的易学思想和改革思想为纬线,充分发挥了易学研究兼容并包、综合超越的特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