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冉冉:《元代易学思想研究》,2012

       摘要: 元朝是中国历史上第一个由少数民族建立并统治全国的封建王朝。其征服地域横跨欧亚,也是其他朝代所不能比拟的。然而如此强势的王朝却非常短暂,这自然与元代的统治有着密切的关系。
  元朝作为蒙古贵族建立的政权,在各方面都取得了很大的成就。在文化方面,由于元代相对宽松的社会环境,在一定程度上使得文化得以传承和发展。元代科举制度一度遭到废置,堵塞了一些士人参与政治活动的机会;再加上元代毕竟是少数民族建立的政权,一些士人具有一定的民族情绪;另外,这些士人又大多精通中国传统文化,所以基于以上三点,不少士人便专心做起了学问,这客观上为元代文化的发展做出了贡献。
  具体到《周易》来说,元代易学在继承宋代易学的基础上有了很大的发展,并体现出自身的特点。元代易学首先是继承和发展了宋代易学尤其是程朱易学。在此时期不仅从易学家的作品中可以看出他们对朱熹及其易学的推崇,而且还出现了专门对朱熹易学进行阐发的著作,这为明代将朱熹易学作为官方易学奠定了基础。其次,元代易学对宋之前易学也有所传承。一些易学家在注解《周易》的过程中,融合了包括宋易在内的其他朝代的易学,广征博引,兼采众长,体现了元代易学在中国易学史中所起到了传承和接续的作用。最后,元代易学家在继承宋代易学的基础上又有着自己的观点和看法。虽然元代很多易学家都推崇朱熹易学,然而却不拘泥于朱熹易学,而是在朱熹易学的基础上进一步的发挥和诠释,对于易学的发展做出了重要的贡献。
  当然,元代易学的发展不仅表现在元代易学家以及易学著作众多方面,而且还表现在易学在当时的政治、文化及社会生活中发挥着重要的影响。
  由于元代特殊的社会环境,使得一些士人面临着入仕与出仕的选择。而在选择的过程中,《周易》给了他们很大的理论支撑。另外,由于元代科举的不被重视,导致了一些士人职业的转型。由于这些士人精通经典,尤其通晓《周易》,这在一定程度上,不仅为他们实现职业的转型提供理论依据,而且还成为他们谋生的一种手段,如有些士人迫于生计而以占卜为生,有些则进行易学的教授。
  蒙古具有占卜的传统,由于《周易》的特殊性,在一定程度上使得《周易》与蒙古贵族之间找到了契合点,所以最先进入蒙古统治阶层的一些士人,大多都熟识《周易》。可以说,《周易》在一定程度上起到了桥梁的作用。蒙古贵族统治期间,曾设立阴阳学,导致了阴阳学的兴盛。在阴阳学的科目中,《周易》是没有缺位的。这一方面导致了元代社会阴阳学的兴盛,另一方面也在一定程度上促进了《周易》的发展。
  不仅文化、政治方面《周易》发挥着重要的影响,而且《周易》还体现在人们生活的很多方面:元杂剧中有很多《周易》的因素,统治者的衣、住、行以及人们的日常生活都与《周易》有着密切的关系。而元大都的修建更是体现了《周易》的智慧。
  综观元代易学的发展概况,可以看出,《周易》及其思想是贯穿元代始终的,这不仅表现在元代易学所取得的成就,更体现在《周易》在元代社会中的广泛应用,彰显了《周易》“百姓日用而不知”的特点。而通过对元代易学思想的梳理,更证实了张涛教授的论断:“易学思想是中国传统思想文化的主潮、主旋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