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易经》被评为“在法国最有影响的十部中国书籍”之一

近日,《易经》(《周易》)被评为“在法国最有影响的十部中国书籍”之一。

 

    据《光明日报》等各大媒体报道,在中法建交50周年和中国国家主席习近平访问法国之际,光明日报社与中国外文局联手主办“在中国最有影响的十部法国书籍”和“在法国最有影响的十部中国书籍”评选活动,得到中法两国各阶层人士广泛、热烈的响应。其中,来自方方面面的法国专家评委,对“在法国最有影响的十部中国书籍”投了票。法国教育部汉语总督学白乐桑先生对其领导的“法国汉语教师协会”的207位会员进行了问卷调查,收到了200位会员的回复。评选揭晓仪式2014年3月25日在光明日报社举行。《论法的精神》《社会契约论》《茶花女》《悲惨世界》《高老头》《约翰·克里斯朵夫》《红与黑》《小王子》《基督山伯爵》《旧制度与大革命》入选“在中国最有影响的十部法国书籍”;《论语》《孙子兵法》《道德经》《易经》《水浒》《西游记》《骆驼祥子》《鲁迅小说集》《酒国》《家》入选“在法国最有影响的十部中国书籍”。

     《易经》是中国最古老的文化经典、智慧经典,也是世界优秀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易经》早已走向世界,走向全球,成为国内外学术研究的重要课题,成为世界文明对话的重要课题,成为中外文化相互交流、相互理解、相互融会的重要桥梁。《易经》作为中法文化交流的组成部分,很早就传播到了法国。17至18世纪,伴随着“中国热”在法国兴起,一批法国耶稣会士来到中国,其中,金尼阁成为西方最早的《易经》翻译者。随后,白晋、傅圣泽、马若瑟、刘应、汤尚贤、雷思孝等耶稣会士对《易经》相继展开了进一步的翻译和研究工作,构成了这一时期《易经》西传的核心,在欧洲产生了广泛而深刻的影响,也为法国汉学的创立和《易经》在法国的传播奠定了坚实的基础。法国对《易经》的关注和研究已有三百多年的历史,至今依然热度不减。我们相信,《易经》将以其巨大的文化辐射力和精神感召力,在中法文化交流中扮演越来越重要的角色,发挥越来越显著的作用。

    我院一直致力于国外易学的研究,对《易经》及易学经典在法国的流传和影响也有所关注。此次《易经》获评“在法国最有影响的十部中国书籍”之一,亦将对我院的相关研究产生重要的启发和借鉴意义,从而有助于我院的学科建设和学术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