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筱艺:《周敦颐易学中的儒释道思想》,2019

周敦颐被后世尊为“理学开山”,位列“北宋五子”之首,在我国易学史、哲学史、思想史发展脉络当中的占有一席之地。北宋以来,三教合流逐渐形成,面对“儒门淡薄,收拾不住”现状,周敦颐基于《周易》尤其是《易传》的话语体系,融合三教思想资源,对天道运行与人世运作均提出了不同以往的看法,试图重振儒家思想的地位。在这个过程当中,易学扮演了儒释道得以融通的“平台”与“津梁”。因此,本文基于周敦颐的易学思想,探究其将三教思想融为一炉的思路与方法,藉此深化对周敦颐易学思想的认知,同时论证易学“无所不包”的特质。

周敦颐的易学思想主要包括天道与人事两方面。天道方面,他扩展“易有太极”的生成次序,构建起一副由“无极而太极”到“人极”的宇宙生成图景。人事方面,他根据“寂然不动,感而遂通”的理论框架,引入《中庸》中“诚”的理念,解释人性本质与人事运作的规律。在此基础上,周敦颐指出“圣人”是天道的化身,是人伦道德的标准,因此人人都应当通过道德上的精进达到“圣人”的道德境界,而“无欲”则是该修养工夫的总纲领,具体实践包括惩忿窒欲、慎动等。在展开论述的过程中,周敦颐杂糅儒道释三家的理论,为传统话语体系赋予了新的内涵。

就宇宙生成过程来说,以往儒家的“太极元气”论一般以“太极”为宇宙的起点,但“太极”产生之前的阶段始终难有定论。周敦颐提出“无极”这一概念,巧妙地援道入儒,化用了道家“有生于无”的理论架构以解决这一理论困境,同时又避免直接使用“无”或“道”这一类道家、道教色彩浓厚的专用术语,体现了他对本源问题的思考和创新,同时为“人极”之“静”与“诚”奠定了理论基础。

就人性本质问题来看,传统儒家对性理问题的探究在佛教精密的心性论面前相形见绌。周敦颐借鉴佛教“一心二门”和“如来藏”思想,结合《易传》“寂感”的理论,认为人性“寂然不动”时全然是“诚”,但当其“感而遂通”的瞬间,由于“几”的瞬间,就会产生善恶的不同选择,所以人应当通过心性层面的修炼,才能不断选择善的一面,从而成为“至善”的圣人。由此,周敦颐为其以“无欲”为纲的修养论奠定了理论基础。

就修养论来看,周敦颐借鉴佛教、道教通过修养能够成佛、成仙的思维方式,提出“圣人可学而至”的理论,打破了汉唐以来圣凡殊绝的思想窠臼。他基于传统儒家“寡欲”的思想基础,结合佛教“无欲”、道教“守静”的修养方法,提出了一系列以“无欲”为纲领的具体实践方法,指出通过不断修炼,人人都能在道德境界是与圣人相同,开启了后来理学就“工夫”问题的讨论。

  周敦颐的易学思想是一个天人合一、逻辑缜密的理论体系。他由天道及人道,从“无极而太极”引出对“人极”和“圣人”的规定。同时,他以“诚”为人性之本的论述则为“无欲”的修养工夫奠定基础。由此可见,周敦颐基于《周易》和《中庸》,通过《易》《庸》互训的方式,融合三教思想,提出了较多对后世产生重要影响的命题和论述范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