燕文青:《清代科举制度变革与易学学术发展关系研究》,2019

科举制度自隋唐始建,至1905年最终废止,一千三百余年间,《易经》始终是其重要的考查内容。科举考试既是易学发展呈现和传布的平台,又通过确立标准,引导和制约着易学的发展;同时,清代易学学术的发展既通过影响统治者和考官,自上而下的影响科举考试的内容和标准,以《易》为首的经学发展又通过影响普通士人,自下而上推动着科举制度的变革。易学影响着科举,又不断从科举中获得交互和反馈,二者呈现出一种动态细致、紧密联结的演进过程。

清初继承了元明“专经试士”的制度,选择《易》作为专经的士人数量一直较多,尤其在当时较为发达的地区选《易》举人比例相对更大。修习的人愈多,相关书目和教师愈多,学风便愈浓厚。考生数量增多也在一定程度上造成竞争压力更大。《易经》在读书人中普及率始终偏高,影响广泛,成为“百姓日用而不知”的经典,进而为带动易学相关思想和理论的发展营造了坚实的基础。先是,清初士人将明亡一部分地归咎于科举考试空疏无用,通经致用成为时人的共识,实学之风掀起了一股质疑宋易的思潮,毛奇龄、胡渭等一批易学家开启了辨伪考证、恢复汉易的朴学易。

至于乾嘉,实学兴起使士人对于通经致用的呼声越来越高,在学者和考生的共同推动下,1787年,“专经试士”演变为“《五经》并试”。此种出题方式要求考生必须对所有经书都详加研读,对考生贯通经学的要求显著提升,读书人对《五经》投入的精力大大增加。在一定程度上推动促成乾嘉时期恢复汉易、注重考镜源流、典章名物的朴学易的兴盛。易学学术研究的进展通过“学者—科举考官—科举考试题目/取卷—士子读书/教育—学者”这一链接方式呈现出来,既影响了科举的考查方式和标准,进而又影响到广大士人的认知,“反哺”朴学易的发展。

道光之后,异种文化的强势侵入打断了经学——科举之间原有的发展逻辑和进程,由于官方的推崇,宋易隐有复兴,朴学易受到了较大打击。同时科举考试方法的固化,也使得易学的发展循环式地陷入空疏风气,推动朴学易趋向琐碎繁杂。易学逐步与科举考试牢牢绑定,清末科举终被废除,易学也不再是士子的必修课,孕育易学发展的土壤近乎彻底消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