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东卫视“五洲四海山东人”节目播出:《张涛:开物成物,与时偕行》

近日,山东卫视《五洲四海山东人》节目组对我院张涛院长进行了深度采访,相关节目《五洲四海山东人——张涛:开物成物,与时偕行》(上、下集)分别于7月22日、29日21点30分精彩播出。

在上集节目中,张涛院长着重讲述了北京师范大学在易学研究方面的深厚传统。北京师范大学中国易学文化研究院作为专门从事易学及中国传统文化教学、研究和传播、推广的学术机构,自成立以来便承担着重要使命。张涛院长介绍了研究院开展的一系列学术工作,强调《易经》作为我国最为古老的文化经典、智慧经典,拥有悠久的成书史、传播史和接受史。对易学的深入研究,对于推进“两个结合”,尤其是第二个结合,具有不可忽视的重要意义。期间,张涛院长还特别介绍了易学文献整理研究团队申报的国家社科基金研究专项重大项目“《永乐大典》易学典籍辑校与研究”项目,该项目致力于对《永乐大典》中相关易学典籍的系统辑校与深入研究,有望为易学研究领域带来全新的突破与成果。

节目下集则将视角转向张涛院长带领易学研究团队参与的社会实践工作。早年,张涛院长就积极与招远建立校地联合、校企合作关系,为地方经济发展与学术研究的结合探索出了宝贵经验。在学术工作方面,张涛院长创办的《中华易学》集刊(前身为《周易文化研究》)已成为海内外易学研究者交流的关键平台,该集刊敏锐把握易学前沿,兼容义理与实践研究,发表的文章屡获权威学术期刊转载。此外,张涛院长带领的学术团队与国家图书馆出版社合作,完成了68卷本的《中国易学文献集成》正编和70卷本《集成》续编,系统整理汇编了海量珍贵的易学典籍,为后世的易学研究筑牢了文献根基。节目组还跟随张涛院长一行回到山东临清老家,走访了他从小生活的家乡。张涛院长向临清 “京杭书院”捐赠个人藏书,并与文化学者深入交流,共同探讨如何运用 “中国自主知识体系”研究、传播中华文化。张涛院长强调,易学研究如同《周易》成书过程一样,需要“综合百家、超越百家,守正创新”,通过不断的创造性转化与创新性发展,让古老的易学在新时代焕发出新的生机与活力。

五洲四海山东人.jp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