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院师生应邀参加中韩易学学术会议
2025年7月17日至7月19日,中韩易学学术会议暨易学圣地联盟揭牌仪式在山东曲阜举行。此次会议由曲阜师范大学、韩国茶山学术文化财团、韩国周易学会主办,曲阜师范大学东亚易学研究中心、孔子文化研究院、洙泗书院等承办。会议论文涉及中韩易学文本、文献与思想研究的各个方面,具有鲜明的主体性、根源性、国际性、前沿性特征。来自中国、韩国的130多位易学研究专家、高校学者齐聚孔子故里,围绕中韩易学交流互鉴的主题,探讨东亚易学的源与流,展望中韩易学创新、发展的现实路径。我院王楠、李筱艺老师和博士生徐子珺应邀参会。
王楠老师以“清代道教对先后天思想的继承和发展——以朱元育、刘一明、李西月为例”为题,主张先后天思想源自《周易》,为道教内丹学重要理论,指出宋代道教学者对其解释有不足与瓶颈,并探究清人的解决方案。
李筱艺老师以“《永乐大典》存卷载蔡渊易学著作的文献价值考论”为题,指出蔡渊易学地位重要但著作流传少,今存半部《周易经传训解》及《永乐大典》辑出的《易象意言》,《永乐大典》还存其部分佚文,对保存其文献意义重大。对比可知,《永乐大典》所据底本更优,梳理其载蔡渊典籍可为研究提供坚实基础。
徐子珺博士以“论丁若镛对王弼易学的批评及其定位”为题,梳理、讨论了丁若镛如何从易学诠释立场、方法、目的等层面批评王弼易学。她认为,丁若镛对王弼的批评,彰显了丁氏自身以推移说为代表的“易理四法”的正当性,展现了朝鲜实学在经典诠释方面的独立思考。
此次参会是我院师生参与国际学术交流的重要实践,也为后续相关领域的深入研究积累了经验,是推动师生学术成长与国际视野拓展的有益契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