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学智慧与保险文化

       据相关媒体报道,2016年7月14日,由北京保险学会举办的“国学智慧与保险文化”论坛在京举办,北京师范大学教授张涛出席并讲话:

       各位领导,各位朋友,刚才王教授说研究《周易》,它比《弟子规》、《论语》要难很多,我经常说我们就是小学生,但是我想和大家一块,把《易经》,特别是《易经》智慧与保险文化相结合。纪晓岚曾经说过,“《易经》是群经之首,大道之源”,《易经》和各行各业各个领域都有关系;其次这部书刚才几位专家都说过了,现在提倡知行合一,实际上最早的就是道气合一,它既有形式上的道,又有气,它是道器合一最重要的经历,另外它是最古老的易经;《孙子兵法》大概是这个时间,如果五千年文明找一个典籍作为代替,那只能找《易经》,所以它是最早,最古老,同时也是内容最丰富,最能体现中华民族的思维方式,行为方式,相当于我们现在的指导思想。这个在图书馆我们都知道,你要查书,A类的著作是什么就是马克思的著作,其他的都是按照其他各类去排的,这个不单单是排序的处理,所以周易也叫它易经。我们学国学的有这么一个考虑,一定要精准学习,就和扶贫一样,学习要精准学习,文化尤其是传播者;它和保险业的关系,实际上一说是大道之源,一说是无所不包,我说和保险有什么关系,我们今天的主题是国学智慧和保险文化,管理学作为一个学科、一个专业也是舶来品,但是作为实践文化,管理文化在中国早就出现,有人说周易就是第一本管理者的著作,我觉得应该从周易里面写起,先不说它和金融有关,理财这个词来源于此,另外里面的很多内容和保险未来的发展有关。

    《易经》变通、会通。会通是什么呢,就是一个综合的意思,把西方来的舶来品,和我们中国文化结合、融汇。所以儒释道,这个释是什么呢,印度来的,但是它在传入中国以后,迅速实现中国化,本土化,民族化,基本上就是中国的玩意儿了,所以中国的文化,它的包容性是非常突出的,所以会通我们保险业今后的发展,一方面把西方科技,保险业的保险文化研究成果及时融入到保险实践中来,另外把传统智慧传统文化和它对接,实际上对接也是中央高度重视传统文化的目的,我们今天讲的都很实用,很接地气,《弟子规》直接和我们的孝义和发展结合,所以中央提出中华文明和创新性发展,单单的背古诗词,念古代经文,没有用,我们关注现在。所以说“会通”这个字应该说易经里头好多。另外更重要的是变通,穷则思变,这是毛主席对易经里一个最高度的概括,穷则思变。另外变化呢?它都认为和我们的事业发展有关。“化而裁之谓之变;推而行之谓之通,举而措之天下之民,谓之事业。”搞的这些理论你不为百姓服务,我们个人的事不叫事业,我们行业的发展,国家经济的发展才叫事业,易经里面讲这样的话有它的道理。

      另外刚才罗教授讲的和谐稳定,再一个就是我们做什么事投入最小的力度,获得最大的成果。所以我们在推广中华文化走向全球的时候,特别提出外国人对易经的翻译是错的,除了变化以外,我还有不变,你只给我答对了三分之一,你要是学生,我只能给你33分,所以这就是中华文化的话语权,除了它的契约精神,除了相关的技术文化,把中华文化守望相助,都要放进去,高于契约,优于契约,这个才是我们中国保险业一个文化的方向和精神。这个是变化,变通,当然还有坚守正当,中正。坚持正义,坚持正当,以正立身,以正来发展我们行业的未来,一定是正,忠正才能和谐。这是第三个。

       第四个就是它的自强不息的精神,这是我们保险业在新常态下,我们坚信它只要利国利民的,一定有它未来的发展空间,一定能做的更好,所以在现在更应该借鉴这个智慧,借鉴国学经典展现出来的魅力。刚才说的诚信,反映中国传统文化基本的思想,孔子直接就说过,人不讲信用,不行。所以我觉得一个好的保险企业的运营和发展,一定要和传统文化经典结合。今天论坛对我心灵很有震撼,像《弟子规》、《论语》,再加上《易经》,这样的学习、推广和传播,我们坚信保险文化、保险行业,一定会有更加光明的未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