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师范大学网】【光明日报】张涛:阐释优秀中华缘文化 融入厚德利他公民观

 作为中国最古老的智慧经典《周易》经传中的一些论述与佛教的理念、学说相通、相近,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缘文化的思想内涵。最为经典的,当推《周易·乾卦·文言传》:“同声相应,同气相求。水流湿,火就燥,云从龙,风从虎,圣人作而万物睹。本乎天者亲上,本乎地者亲下,则各从其类也。”比喻有相同特质的事物或人会彼此吸引。

 《周易·坤卦·文言传》:“积善之家,必有余庆;积不善之家,必有余殃。”南怀瑾先生曾经指出:“佛家的因果,是讲本身的三世,即前生、现在及后世”。中国儒家的因果讲祖宗、本身、子孙三代,就是根据《易经》这里来的。

 

 但佛教的因缘思想存在明显的宿命、厌世等消极因素,而中国传统经典中的因缘理念则更倾向于人的主体意识和主观能动性,鼓励人们积极向上。如《周易·坤卦·文言传》强调“冰冻三尺,非一日之寒”,关键在于“积”。家庭、家族强调积善,就个人而言也同样如此。

人们讲“缘”,往往侧重于“善缘”“良缘”,大家结缘的目的和诉求,是要践行正道,积德行善,修养品行,自强不息,刚健有为。对佛教之说多有吸收的宋代大儒苏轼,就曾反复强调只有“诚同”之人,才能经得起大风大浪的考验。何况《周易·系辞下》有言:“天下何思何虑?天下同归而殊途,一致而百虑。”

可以讲,一个处处充满人间大爱、不断传递正能量的和谐社会,要想真正成为现实,那就都应该时刻坚持求同存异、相互理解、彼此包容的基本准则。

 作者系北京师范大学易学研究院院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