孙照海:《乾嘉易汉学研究》2008

       《周易》作为群经之首,是中国现存最古老的文化经典之一,是中华传统文化重要的源头活水。历代对《周易》及易学的研究都极为繁盛。乾嘉时期的易学研究,以回归两汉、兴复古学为特色,在文献辑佚、校勘训释、义理发挥等方面取得了巨大的成就,是中国易学研究史上的又一黄金时期。乾嘉时期的易学研究,从一定意义上说,对乾嘉学术的发展起到了引领风气作用,在整个清代的学术发展史上具有重要的地位。
   本文将易学史的发展和学术史的发展结合,以乾嘉时期对汉代易学的研究为线索,选取在乾嘉易学史、乾嘉学术史上的典型人物、典型事例作为考察对象,对其易学成就、易学理念进行进一步的探讨、研究,试图使中国易学史、乾嘉学术史、清代学术史的研究范畴、内容、深度得到进一步的扩展和深化。
   惠栋、张惠言、焦循,在乾嘉学术史上以易学名家。本文除了考察他们对汉代易学文献的辑佚、训释之外,也于他们对汉代《易》说的继承、发展作了进一步的研究。惠栋四世家传易学,撰有《易汉学》、《周易述》等,对汉代易学如孟喜、京房、郑玄、荀爽、虞翻等人的《易》说,加以钩沉、表彰,还对汉人易学研究中的《易》推天人之道、《易》尚中和等观念进行了发挥。张惠言专宗虞翻易学,撰有《周易虞氏义》、《虞氏消息》等,使虞翻易学大明于世。易汉学的研究迅速成为乾嘉时期易学研究的主流,进而这种“唯汉是求”的风气扩展到整个乾嘉学术界。焦循号称“通儒”,撰有《易学三书》,对汉代解《易》的体例、学说进行了继承和发挥,对汉代象数易学体系进行了修补、完善。同时,焦循并不认同“唯汉是求”的学术倾向,反对盲目崇信汉儒之说,主张独立思考。
   除了惠栋、张惠言、焦循之外,乾嘉时期还有不少非以易学名家的重要人物。他们或为当时对汉学鼎力相助的封疆大吏,或为乾嘉时期经史之学大师,或为一时学界的领袖,或为怀才不遇的时代学术俊杰,对乾嘉易学的发展也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如戴震、钱大昕等人,身为乾嘉汉学家的突出代表,精通经、史、天文、历算、音韵、训诂之学,不专一经而无经不通,虽无易学专著,但同样对汉代易学相当关注。他们对《易经》、《易传》的作者等易学的基本问题,对汉代诸家《易》说,对宋易图书之学,等等,都有较为精辟的见解和观点,对当时及后世易学的发展具有指导意义。